非小号动态

非小号app“区块链”究竟是什么?小白友好的10分钟科普文

帮助中心 2025-07-17 12:49

  

“区块链”究竟是什么?小白友好的10分钟科普文

 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Web3这个充满潜力的世界,我们特别推出了【Web3入门30讲】系列,无论你是完全的新手,还是对Web3感到好奇,这个系列都将是你的最佳起点。

  当我说区块链是21世纪最伟大的记账本,你可能觉得我在开玩笑——但看完这篇,你就会明白。”

  入门第一讲的时候我们提到:比特币的出现,第一次证明了在没有中央权威的情况下,可以实现一个完全去中心化、点对点的价值转移系统。这句话通俗点来说,其实就是比特币的诞生,让我们在没有银行、支付宝、微信等平台的支持下,也能在互联网上自由转账。今天我们就用最简单的语言,把比特币背后的技术——“区块链”讲清楚,哪怕你是零基础,也能看懂。

  先别急着理解什么技术、加密算法、去中心化这些术语,我们先来想一个生活中的场景:

  你和几个朋友出去聚餐,每次都是一个人先垫钱,吃完再AA。为了不出错,你们建了个Excel表格,每次吃饭谁付了多少、谁还没付,大家都记下来。

  但问题来了:这张表保存在谁的电脑里?如果保存的人偷偷改了内容,或者电脑坏了,大家就吵架了。

  所以你们决定换一种方式:每次更新账本的时候,所有人都记录一份,而且记录之后就不能改,下一次的账也必须在上一次的记录之后添加上去。

  我们总不能每次只记一条账,一条一条分开记录很麻烦。我们可以把最近几次的账目打包,写在一张纸上。等这张纸写满了,再换一张纸。

  在区块链里,这张“纸”就叫做一个块(Block)。 每一个块,装的就是一段时间内的记录。

  比如你们今天聚餐一次,明天又聚餐一次,这两次的账就可能装进同一个“块”里。

  然后,这些“块”会按时间顺序,一个接一个连起来,就像把一张张纸订成一本账本——这就是链(Chain)。

  这不仅听起来简单,而且很直观。你写在前面的账目,永远排在后面账的前面,动不得。

  如果有人想改掉前面一个“块”里的内容,等于是在这条链中间偷偷换掉一环。这不仅会破坏后面所有的连接,而且因为每个块之间都有“指纹”一样的关联,一改动就会被其他人发现。

  而且这不是一个人记账,在传统账本上涂改,可能只需要一块橡皮。但在区块链上改数据,相当于要同时涂改全世界数百万台电脑里的账本,把全世界成千上万份账本一起改掉才行,还要在众目睽睽下瞒天过海。这不是难如登天,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  银行的账本你信,是因为你信银行。但它其实是一个中心化的系统:只有银行能控制账本。如果银行出问题,整个系统都得跟着出问题。

  这就需要“共识”——让所有人按照一套约定好的“游戏规则”来决定,谁有资格把新的一页账写进去。

  不管是哪种方式,目的都是一样的:在没有中心的情况下,让大家公平达成一致,决定下一步记录的内容。

  最关键的是“哈希函数(Hash)”这个工具。它能把一大段信息变成一个短短的“数字指纹”,而且这个指纹几乎不能被反向破解。

  每一个“区块”,都会带上前一个区块的指纹,就像一串锁链,一环扣一环。只要你想改中间一个区块,后面所有区块的指纹都会错,立刻就能被发现。

  这就是区块链不可篡改的技术保障:一环错,后面全错,想改必须“骗过所有人”,而这在技术上几乎做不到。

  除了“账”,有些区块链还能运行“程序”——这就引出了另一个关键词:智能合约(Smart Contract)。

  这类合约写死在链上,不需要任何人执行或中介操作,一旦触发条件满足,它就自动执行,且无法反悔。

  这也是Web3的基础:把规则写进代码,让交易、协作、应用都可以在区块链上自动、安全运行,不需要信任平台、不怕被人中途改规则。

  区块链,是一个共享的、按顺序记录的、写上去就很难改的、没有人能单独控制的数字账本技术。

  这就是为什么它正在被用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:从比特币、以太坊这样的虚拟货币,到供应链金融、版权存证、甚至是AI训练数据的确权。

  未来我们会进入一个“信任不靠中介靠技术”的时代,而区块链正是这个时代的“基础设施”之一。

 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区块链和Web3的内容,欢迎关注我,每周更新有趣、有料、够通俗的行业知识!

上一篇:中科智能区块链

下一篇: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

猜你喜欢